2025年3月28日至29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遭遇低温霜冻天气,杏、李主产区面临冻害威胁。倒春寒发生后,石果所李杏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赶赴巨鹿、赞皇等地实地调研,为果农提供科学技术指导,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
倒春寒发生时,我省杏、李正处于花芽萌动至幼果形成期。经全省排查,本次低温主要对中南部低海拔杏李产区有一定影响,呈现出海拔越高受灾越轻的趋势。其中赞皇、行唐、鹿泉、井陉、满城、顺平等山区果园因地势较高未受明显影响,影响最重区域为巨鹿县。据监测,29日巨鹿县最低气温降至-6.7℃,创199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低。巨鹿县域南部和西部冻害较重,其中纪家寨杏新品种示范园80%的杏花果受冻,东旧城村杏优质安全生产示范基地树高2米以下90%花果受冻,树高2米以上40%花果受冻。
针对此次低温霜冻,李杏团队提出三项应急技术措施:分类保果:对未受冻或轻度受冻花果加强人工辅助授粉,幼果冻害后暂缓疏果,待自然落果后视情况调整;营养强化:结合果园灌水追施速效肥,叶面喷施含锌氮肥等营养液,促进树势恢复;控梢稳树:通过夏季修剪抑制冻害后可能出现的枝梢旺长,减少养分消耗。此外,巨鹿县推广的“气象指数保险”为参保果农提供了兜底保障,有效缓解了减产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李杏团队于3月5日发布《杏李树预防倒春寒技术措施》,并在本次降温前24小时通过燕赵农村报等平台紧急推送防控预案,指导果农科学应对。据反馈,提前落实防范措施的果园损失较轻。例如,邢台沙河部分果园通过灌水、喷防冻剂和熏烟,在-4℃低温下成功规避冻害。
目前,李杏团队正持续监测气象变化,跟踪产区果园生产情况,后续将通过多渠道动态发布技术指导,助力全省杏李产业稳产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