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是谷子的发源地,中国小米之乡,有距今上万年的磁山粟文化遗址。武安谷子种植面积常年在25万亩至30万亩,是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谷子产业是武安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十四五”开局之年,武安谷子产业在院市合作和河北省优质谷子产业集群项目带动下,紧紧围绕“四个农业”发展要求,坚持“依托优势,科技先行,提升质量,绿色发展,打造品牌”的思路,从品种、种植、加工、品牌、文化等全产业链一体化推进优质谷子产业集群建设,武安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依托园区扩规模。摆脱过去农户零散种植模式,依托同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河北省大而特(谷子)精品示范基地,对周边农户土地流转5000多亩进行谷子规模化种植,并以此为带动,在邑城镇、北安庄乡建设了2个万亩谷子示范区,在午汲镇、阳邑镇、大同镇建设10多个千亩谷子示范方。积极扶持科源种植公司、王杰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适合山区应用的履带式谷子联合收割机,谷子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促进了武安谷子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2021年全市谷子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新增优质谷子面积4万亩,优质谷子种植面积达到60%,全市谷子总产预计达到7万吨以上。
二是院市合作强产业。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签订院市合作协议,在繁育优质高产新品种、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秸秆综合利用、小米深加工等全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培育筛选了优质广适谷子新品种冀谷168、适合主食加工型谷子新品种冀谷42,创新集成了全程机械化、生物有机肥、太阳能杀虫灯、富硒生产技术于一体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联合开发小米香醋、小米粉、小米挂面等多个加工产品,为谷子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是绿色发展提质量。为提高小米产品品质和质量,重点推广了优质专用品种冀谷42、冀谷168,品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小米标准。种植上结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全部推广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技术。在核心示范区同会现代农业园区,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不使用化肥,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配套精量播种机、中耕机、联合收割机,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省农林科学院组织山西农业大学、省技术推广站和邯郸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对同会园区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冀谷168示范田进行测产,平均亩产384.5公斤,增产率为11.4%,亩节肥25%,亩节本增效达到324.9元。生产的小米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形成了以谷子种植、秸秆养殖、小米精深加工、生物有机肥生产的谷子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品牌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四是瞄准高端铸品牌。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是武安谷子产业的弱项,为此在省优质谷子产业集群统一安排下,组织主管部门、小米加工企业负责人和省农业农村厅领导、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专家一起到山西小米加工企业考察,到安徽燕之坊、山东巧媳妇等优秀企业学习品牌建设,对标域外知名小米加工企业,以金粟源米业、华瑞农源等一批骨干企业为重点,改造提升加工设施设备,生产小米精品,打造高端品牌。同会园区今年投资500万元,改造原有小米加工厂房及设备,引进每小时生产能力5吨的全自动化小米加工生产线,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在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产业和品牌专家的支持下,完善了小米线上、线下销售体系,细化销售的目标人群,建立淘宝、天猫旗舰店,对标全国一流品牌正在对小米品牌形象、产品矩阵进行创设,有效推动了园区小米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水平。米乡乐、磁山粟两个品牌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杂粮产业技术研究院评为2021-2022年度 “河北省十大优质小米品牌”。
五是挖掘文化促产业。以武安磁山文化、商帮文化、饮食文化、伯延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武安小米文化,将武安小米写入省优质谷子产业集群编辑完成的《河北小米香飘四海》宣传手册,协助省优质谷子产业集群拍摄完成《河北小米走天下》宣传片,武安小米文化留下了浓重一笔,策划完成了磁山博物馆558平方米的粟文化科普馆,全面介绍了粟的起源、传播、营养、功能、世界及中国谷子产业概况、武安小米发展历史等。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介,讲好武安谷子历史文化,粟说武安小米故事,唱响武安小米品牌,加快提升武安小米知名度和影响力。